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包括滚子、内圈、外圈和保持架,所述内圈通过滚子与外圈连接,所述滚子位于保持架的内部,所述滚子的内部开设有储油槽和进油槽,所述储油槽的内部与进油槽的内部连通,所述滚子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单向槽。该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通过滚子、储油槽、第一单向槽、第一弹簧、第一单向块、排油孔、移动杆、第二单向槽、第二单向块、配重块、连通槽、第二弹簧、楔形块、限位块、抵杆、抵紧螺栓和出油孔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自动向轴承内部添加润滑剂的效果,解决了人工向轴承内部添加润滑剂的方式难以满足轴承润滑需求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1230U
申请号:CN202120657301.7U
申请日:2021-03-3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张博;宋佳;高文利;孙刚飞;张亚
申请人:Shandong Zhuwei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16C33-6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
[n0002] 圆锥滚子轴承属于分离型轴承,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均具有锥形滚道,该类轴承按所装滚子的列数可分为单列、双列和四列等不同的结构型式的圆锥棍子轴承,其中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负荷和单一方向轴向负荷,当轴承承受径向负荷时,将会产生一个轴向分力,所以需要另一个可承受反方向轴向力的轴承来加以平衡,所以圆锥滚子轴承在安装时需要同时安装两个轴承。
[n0003] 圆锥滚子轴承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损伤,其中润滑失效是该种轴承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轴承内圈挡边和滚子的摩擦为滑动摩擦,这种摩擦往往会导致轴承的润滑发生问题,为了降低轴承内圈挡边和滚子的摩擦力,就需要保证轴承内部有充足的润滑剂,但现有轴承内的润滑剂大都需要人工进行添加,特别是当轴承内的润滑剂减少到再不添加润滑剂就会导致轴承出现损伤的时候,人工添加润滑剂的方式难以满足轴承的润滑需求,所以需要一种能够自动添加润滑剂的滚子,以防止轴承因润滑失效而发生损坏。
[n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具备便于自动向轴承内部添加润滑剂的优点,解决了人工向轴承内部添加润滑剂的方式难以满足轴承润滑需求的问题。
[n0006] (二)技术方案
[n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包括滚子、内圈、外圈和保持架,所述内圈通过滚子与外圈连接,所述滚子位于保持架的内部,所述滚子的内部开设有储油槽和进油槽,所述储油槽的内部与进油槽的内部连通,所述滚子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单向槽,所述第一单向槽左侧的内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第一单向块,所述第一单向块的右侧与第一单向槽右侧的内壁抵持,所述储油槽的内顶壁开设有排油孔和第二单向槽,所述排油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杆。
[n0008] 所述移动杆靠近储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块,所述第二单向块靠近储油槽的一侧与第二单向槽靠近储油槽一侧的内壁抵持,所述移动杆通过配重块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滚子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连通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栓,所述抵紧螺栓通过抵杆与楔形块连接,所述滚子的内部开设有出油孔。
[n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第一单向槽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第一单向块的左侧固定连接。
[n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槽的内部与进油槽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单向槽的内部与排油孔的内部连通。
[n0011]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顶端与配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的顶部与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
[n0012] 优选的,所述连通槽左右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的内部。
[n0013] 优选的,所述抵紧螺栓的右端与抵杆的左端抵持,所述抵杆靠近储油槽的一侧与楔形块的远离储油槽的一侧抵持。
[n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5] 1、该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通过滚子、储油槽、第一单向槽、第一弹簧、第一单向块、排油孔、移动杆、第二单向槽、第二单向块、配重块、连通槽、第二弹簧、楔形块、限位块、抵杆、抵紧螺栓和出油孔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自动向轴承内部添加润滑剂的效果,解决了人工向轴承内部添加润滑剂的方式难以满足轴承润滑需求的问题。
[n0016] 2、该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通过滚子、储油槽、排油孔、移动杆、第二单向槽、第二单向块、配重块、连通槽、第二弹簧、楔形块、限位块、抵杆和抵紧螺栓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拧动抵紧螺栓来调节第二弹簧弹力的大小,从而改变润滑油从出油孔内出油的时机,达到了便于调节第二弹簧弹力大小的效果,解决了润滑油出油时机难以改变的问题。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图;
[n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21] 其中:1、滚子;2、内圈;3、外圈;4、保持架;5、储油槽;6、第一单向槽;7、第一弹簧;8、第一单向块;9、排油孔;10、移动杆;11、第二单向槽;12、第二单向块;13、配重块;14、连通槽;15、第二弹簧;16、楔形块;17、限位块;18、抵杆;19、抵紧螺栓;20、出油孔。
[n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3] 请参阅图1-4,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包括滚子1、内圈2、外圈3和保持架4,内圈2通过滚子1与外圈3连接,滚子1的侧表面与外圈3的内壁均开设有滚道,内圈2的侧表面分别于内圈2和外圈3上的滚道贴合,滚子1位于保持架4的内部,滚子1的内部开设有储油槽5和进油槽,储油槽5的内部与进油槽的内部连通,滚子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单向槽6,第一单向槽6的内部与进油槽的内部连通,第二单向槽11的内部与排油孔9的内部连通,第一单向槽6左侧的内壁通过第一弹簧7连接有第一单向块8,第一弹簧7的左端与第一单向槽6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7的右端与第一单向块8的左侧固定连接,此时第一弹簧7为压缩状态,第一单向块8的右侧与第一单向槽6右侧的内壁抵持,储油槽5的内顶壁开设有排油孔9和第二单向槽11,排油孔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杆10。
[n0024] 移动杆10靠近储油槽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块12,第二单向块12位于第二单向槽11的内部,第二单向块12靠近储油槽5的一侧与第二单向槽11靠近储油槽5一侧的内壁抵持,移动杆10通过配重块13连接有第二弹簧15,移动杆10的顶端与配重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配重块13的顶部与第二弹簧15的底端固定连接,配重块13为高密度合金,此时第二弹簧15处于压缩状态,滚子1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14,配重块13和第二弹簧15均位于连通槽14的内部,配重块13靠近储油槽5的一侧与连通槽14的内底壁抵持,第二弹簧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16,楔形块16远离储油槽5的一侧为斜面,楔形块1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连通槽14左右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17位于限位槽的内部,限位块17的侧表面与限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连通槽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栓19,抵紧螺栓19通过抵杆18与楔形块16连接,抵紧螺栓19的右端与抵杆18的左端抵持,抵杆18的底部为斜面,与楔形块16顶部的斜面相贴合,通过滚子1、储油槽5、排油孔9、移动杆10、第二单向槽11、第二单向块12、配重块13、连通槽14、第二弹簧15、楔形块16、限位块17、抵杆18和抵紧螺栓1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拧动抵紧螺栓19来调节第二弹簧15弹力的大小,从而改变润滑油从出油孔20内出油的时机,达到了便于调节第二弹簧15弹力大小的效果,解决了润滑油出油时机难以改变的问题,抵杆18靠近储油槽5的一侧与楔形块16的远离储油槽5的一侧抵持,滚子1的内部开设有出油孔20,出油孔20的内部与第二单向槽11的内部连通,通过滚子1、储油槽5、第一单向槽6、第一弹簧7、第一单向块8、排油孔9、移动杆10、第二单向槽11、第二单向块12、配重块13、连通槽14、第二弹簧15、楔形块16、限位块17、抵杆18、抵紧螺栓19和出油孔20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自动向轴承内部添加润滑剂的效果,解决了人工向轴承内部添加润滑剂的方式难以满足轴承润滑需求的问题。
[n0025] 在使用时,先抵紧第一单向块8,使其向左移动,再将润滑剂通过第一单向槽6充入储油槽5内,当圆锥滚子轴承开始运转后,配重块13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储油槽5的方向移动,在配重块13移动的过程中,配重块13会带动移动杆10和第二单向块12一同移动,当第二单向块12发生移动后,润滑剂会通过排油孔9进入第二单向槽11的内部,并通过出油孔20排出滚子1,以进入轴承内部,从而完成润滑油的添加工作,该滚子1可以通过拧动抵紧螺栓19来调节第二弹簧15的弹力,从而改变配重块13移动的时机,进而调节各滚子1出油的时机,当第二弹簧15弹力较大时,滚子1的转速必须更快,配重块13才会发生移动,而当第二弹簧15的弹力较小时,配重块13在滚子1转速较慢时便可移动,轴承内部有多个滚子1,只需对滚子1内第二弹簧15的弹力进行不同程度的调节,便可使转轴在不同的运行时期均能有充足的润滑剂进行润滑。
[n002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包括滚子(1)、内圈(2)、外圈(3)和保持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2)通过滚子(1)与外圈(3)连接,所述滚子(1)位于保持架(4)的内部,所述滚子(1)的内部开设有储油槽(5)和进油槽,所述储油槽(5)的内部与进油槽的内部连通,所述滚子(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单向槽(6),所述第一单向槽(6)左侧的内壁通过第一弹簧(7)连接有第一单向块(8),所述第一单向块(8)的右侧与第一单向槽(6)右侧的内壁抵持,所述储油槽(5)的内顶壁开设有排油孔(9)和第二单向槽(11),所述排油孔(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杆(10);
所述移动杆(10)靠近储油槽(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块(12),所述第二单向块(12)靠近储油槽(5)的一侧与第二单向槽(11)靠近储油槽(5)一侧的内壁抵持,所述移动杆(10)通过配重块(13)连接有第二弹簧(15),所述滚子(1)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14),所述第二弹簧(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16),所述楔形块(1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所述连通槽(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栓(19),所述抵紧螺栓(19)通过抵杆(18)与楔形块(16)连接,所述滚子(1)的内部开设有出油孔(20)。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7)的左端与第一单向槽(6)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的右端与第一单向块(8)的左侧固定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槽(6)的内部与进油槽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单向槽(11)的内部与排油孔(9)的内部连通。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0)的顶端与配重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13)的顶部与第二弹簧(15)的底端固定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14)左右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17)位于限位槽的内部。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螺栓(19)的右端与抵杆(18)的左端抵持,所述抵杆(18)靠近储油槽(5)的一侧与楔形块(16)的远离储油槽(5)的一侧抵持。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1230U|2021-10-01|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
CN201599309U|2010-10-06|一种风力发电机转盘轴承
CN102494021B|2013-10-16|一种滚子具有弹性的油液润滑滚滑轴承
CN202732690U|2013-02-13|背衬轴承
CN204152957U|2015-02-11|高载荷电梯曳引轮专用轴承
CN203791421U|2014-08-27|一种冷弯成型装置
CN108533616B|2020-10-23|一种低速重载荷滚珠轴承
CN204371944U|2015-06-03|提升机天轮铜套及提升机天轮
CN201083229Y|2008-07-09|一种滚轮滚动轴承
CN109027008A|2018-12-18|一种应用在轧机球轴承上的保持架及应用其的轴承
CN1302962A|2001-07-11|双锥对称圆柱滚动体及其在双锥对称圆柱滚子轴承中的应用
CN101649864A|2010-02-17|方形轴承
CN209212799U|2019-08-06|一种耐磨效果好的滚珠轴承
CN201103616Y|2008-08-20|特大型实体保持架调心滚子轴承
CN208900539U|2019-05-24|一种应用在轧机球轴承上的保持架及应用其的轴承
CN211594059U|2020-09-29|转盘重载辊道
CN214036550U|2021-08-24|带树脂外圈的螺栓滚子轴承
CN206617453U|2017-11-07|一种针对输送粉状物料的无油润滑中间轴承总成
CN110630633B|2020-12-08|一种具有储油功能的滚轴
CN207598712U|2018-07-10|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外圈
CN214617483U|2021-11-05|新型润滑结构被动轮
CN213117163U|2021-05-04|一种定心驱动组合轴承
CN209699920U|2019-11-29|一种新型块状物料压榨设备
CN209228874U|2019-08-09|一种双列高转速圆锥轴承
CN213511680U|2021-06-22|一种具有耐磨效果的圆锥滚子轴承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57301.7U|CN214331230U|2021-03-31|2021-03-31|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CN202120657301.7U| CN214331230U|2021-03-31|2021-03-31|一种耐磨损圆锥轴承滚子|
[返回顶部]